網路本匿名,何處惹爭議?

剛好最近 ask.fm 很流行,觀察了一些問問題與被問問題的人的看法,想來紀錄一下我自己的感想。

我認為網路本來就是匿名的。不討論那種入侵 ISP 資料庫取得客戶真實身份的狀況,每個人在網路上也不過是一個躲在帳號/45度仰角自拍大頭照後面、對著螢幕敲鍵盤的人罷了,對也許從未見過面的另一個人來說,每個人都是匿名的,即使你常常使用某一個暱稱,常常使用某一張大頭貼,充其量也只能表示你應該是同一個人,而你是誰根本不重要。不過在這個連咖啡機都會有推特帳號的年代,還不一定保證帳號後面是人呢。

那麼,為什麼要假定匿名的人都是抱持著惡意、需要謹慎小心面對的態度呢?試問現在的網際網路有對任何非匿名帳號的行為有任何保證措施嗎?難道只因為在現實生活中會碰到面,該有的提防就不應該有了嗎?中國大陸最近要推網路實名化,而南韓才正要取消,而應該不只我認定無罪推定是普世價值吧。

其實滿多網路機構/名人會在 reddit 上面辦 AMA (Ask Me Anything),透過這些回答網友的問題,他們也可以收集到許多人們對活動、人的真正感受、想法。對舉辦活動的人來說,每個網友都是匿名的在提出問題,但這些問題的確都代表了某個人的聲音,這聲音不會因為他住在哪裡、他做什麼工作而產生差別,若是舉辦單位只在乎發問的禮節與網友的身份、身家背景,那這類活動就跟核四的說明會一樣,一點意義都沒有。

所以,我認為在 ask.fm 上面因為匿名所產生的一些令人不快的問題,只是單純的人性表達,只是大家真正想問的問題罷了。這些問題不會因為推行網路實名就消失,所以也沒有必要對這些問題不快,事實上能看到這些問題,也比它們的被默默的埋在某個人的心裡好多了。另外一點是,我認為沒有不對的問題,只有不適合的回答。如果因為認為一個問題高度太低、太沒禮貌而拒絕回答,那本質上也喪失了一個溝通的機會,而在網路上我認為這是很寶貴的。

開放匿名問答本來就要做好價值觀被衝撞的心理準備,若只是想單純回答自己覺得舒適的問題,那其實也沒有必要辦這種匿名問答的活動,因為在各種場合都可以問的才對。

蝙蝠俠曾說過:”Its not who I am underneath but what I do that defines me.”

最後我想補充一點,匿名不一定代表不想負責,如果這個環境讓人不敢說真話、說真話之後要付出沈重的代價,那是環境有問題,不是匿不匿名的問題。每天在各式各樣的新聞網頁下面可以看到 Facebook 留言區塊,而 Facebook 目前我認為是最接近實名制的網站了,我也不覺得那些問題是有善意到哪裡去。

讓我們回顧一下旺旺蔡董說過的:「記者有批評的自由,但是寫之前要好好想一想,避免寫一些會冒犯別人的侮辱。」誰來定義侮辱呢?禮貌到底是要求自己的標準,還是加諸在別人身上的沈重枷鎖呢?

總覺得這篇邏輯好怪,日後有空再來修吧,先紀錄起來怕之後忘記。

網路本匿名,何處惹爭議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