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民不服從

決戰今朝

公民運動到底算不算社會運動?算不算政治運動?

把這個問題丟到現在在立法院的抗議學生,可能會有很多種答案。

如同我先前說過的,出櫃這個詞對不同人來說有不同的定義,可能對某些人來說他沒什麼,對另外一群人來說,卻是個神聖的用詞。佔領立法院的戲碼已經超過了第三天,對我來說,這場活動像是接續了公民 1985 行動聯盟的萬人送仲丘,那種有禮貌非暴力抗爭的好公民運動。雖然一開始衝進了立法院,但從那之後,議場外大部分都是和平理性的抗爭運動,任何試圖造成破壞、衝突的活動都會被糾察隊阻止,但是這些和平的活動,是公民運動,或者說,社會運動的本質嗎?

翻開臺灣的社運歷史,其實也不是都那麼和平。最近的應該就是關廠工人抗爭了。關廠工人採取了「臥軌」這個影響到許多「無辜」民眾的非理性抗議,招致了不少中壢李姓客官的批評,甚至民眾還在月臺上喊輾過去算了,但是他們的確引起了討論,最終也成功爭取到原屬於他們的權益了。這種社運,目標極為明確,而手段極為強烈,每一個參與的人都知道可能要承擔的後果,也都做好了心理準備。體質外的抗爭,免不了要負上一些責任,也許媒體會扭曲報導,也許民眾會唾棄,但至少可以達到目標。

但是,隨著社會的演進,問題的層次變的越來越廣,牽涉到的議題越來越多,目標很難精準定義。同時,還有新科技的加入,議題之間的連接也更加考驗參與者的能力。現在的潮流是有禮貌公民運動,這種路線可以吸引許多從來沒有碰觸過社會議題的人加入,但是加入之後呢?有沒有足夠的動能讓他們繼續思考、研究相關議題?

單就立法院外的活動來看,極為有秩序、有禮貌。保持救護通道暢通,不知道哪裡來的糾察隊一直提醒民眾不要越線,熱心民眾發送食物、飲水,主持人在臺上一直強調非暴力抗爭,不可與警方起衝突,種種的理性行為讓參與的大家很高興,卻也讓政府看破手腳。政府不用擔心可能的衝突,也不用擔心輿論指責(參加者自己都包辦好了),完全沒有回應的壓力。

正如同,噴漆已經是幾乎不會對任何人造成損傷的抗議手段了,而當抗議人士與立法院外牆噴漆「當獨裁成為事實 革命就是義務」被臺下群眾抗議時,已經很難想像會有其它更有力的抗爭了。如果說覺得在蔣公銅像噴漆是沒禮貌至極的同學,跟現在在立法院外面覺得噴漆非常不好的是同一批人,豈不是諷刺至極。革命不是請客吃飯,要達到某些目的,一定要付出某些東西的。

不過,我還是對未來很有信心。量變產生質變,對於來參加的人,我覺得還是要肯定這些人不是在家裡看電視而是在這裡的奇蹟。他們本來可能只會在家裡看電視抹黑那些抗議民眾,根本不會有任何參與機會的,而一旦來了,即使他們只是來吃便當、只是來聊天拍照打卡上傳、只是來感受公民運動的潮,但來了,感受現場氛圍,只要回去之後有不同想法或是有新的感受,覺得只要自己努力,還是有機會改變,那就值得了。即使機率很小,但總是一個繼續參與社會、改變環境的契機。沒有人一開始玩線上遊戲就變成老玩家的,除了照顧老玩家之外,如何迎接新玩家也是決定這個遊戲能不能永續經營的重要條件。

course

同時,在立法院現場後來也開始了一連串的教育活動,由大學教授、講師為大家說明社會運動的意義、已經服貿協定的細節,也有熱心民眾印製了傳單,說明抗議的原因等,起到了社會運動教育大眾的意義。

這會是未來社會運動的樣貌嗎?我不知道,但這的確是一個值得關注的發展方向。雖然強度可能不足,但有最先進的科技協助,讓我看到許多傳統社運無法想像的新做法。使用 iPad 實況轉播,hackfoldr 共同協作,IRC 人力分配,會場網路架設、攝影、直播,都是以前從來沒見過的。臺灣的科技實力一向堅強,只是缺少動機,而 g0v 是個非常、非常棒的組織。

今晚,我們大家都是暴民。

那一晚,我們都是暴民 lockout of the rock 莊豐嘉:他們一舉淘汰好幾個世代

一些照片

當獨裁成為事實,革命就是義務

IMG_6348

警察們

IMG_6325

IMG_6300

IMG_6297

All about democracy

IMG_6390

圖片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

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。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